市科协名词解释
一个遵循:
习总书记的“四服务”定位,以及加强自身建设
二个平台:
人才集聚平台:院士专家工作站、院士之家、专家工作站植起引才聚才的“梧桐树”;各类科技工作者的选拔培养,打造后备人才的“蓄水池”;会企合作、校企合作、院企合作搭建人才发挥才能的“大舞台”。
成果转化平台:打造专利展示室、网络展示平台、企业家科技沙龙,推动成果快速转化。
三个节日:
全国科普日(9月份第三个公休日)
科技工作者日(5月30日)
科协会员日(12月15日)
四个特色活动:
“科技之春”活动、企业家科技沙龙、科技连线专家面对面、学术金秋论坛
五个奖项评选:
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青年科技工作者评选、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优秀自然科学论文评选、优秀调研成果奖
六个项目计划:
青年人才推举计划、学会能力提升计划、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基层科普载体建设计划、无人机飞手培训计划、科普主题公园建设计划
七项活动比赛:
青少年创新大赛、七巧板竞赛、魔方比赛、编程比赛、机器人大赛、企业三新三小创新竞赛、企业创新创业大赛
四类培训:
业务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科技辅导员培训、小记者培训、讲解员培训
政治引领:弘扬科学家精神、西迁、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培训班
政治吸纳:推荐了4名政协委员
自办媒体:1、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微视频;2、网站;3、榆林科普杂志。
合作媒体:今日头条、陕西科技报网、榆林电视台、榆林日报、农业科技报、各界导报、学习强国、民生周刊等。
两个专家库:1、市内(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2、市外。(榆籍在外人才与榆林产业契合人才)
重点推进落实工作:1、科技馆漏水;2、烂尾工程;3、南广场;4、编制;5、行业党委;6、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