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一健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热搜:
查看: 289  |  回复: 0
科技赋能创新引领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23年1月7日 17:00

科技赋能  创新引领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专题协商视察与座谈会发言材料

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  许锐

2022年8月)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按照安排,我就围绕“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作如下交流发言。

近年来,榆林市各类企业特别是能源化工企业的发展无论在数量和规模上,还是在质量和效益上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截至2021年底,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607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了127家,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企业科技创新仍有不少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投入不足,2020年全市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仅为0.13%;建有创新平台或独立研发机构的企业较少,尚未引进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缺少高端创新人才,尤其是工程技术、高新技术领域技术人才缺口较大;关键核心技术主要集中在央企和省企等在大型国有企业,地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难度较大,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科协立足工作职责定位,以提升创新驱动为重点,整合资源,搭建平台,集聚人才,为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贡献了科协的智慧和力量。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强基固本,为企业科技创新夯实组织基础

企业科协是党领导下的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委政府联系企业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们市科协通过积极引导企业建立科协组织,搭建起了企业与党委政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沟通桥梁,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科技交流、举荐创新人才、激发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目前,我市共有15个企业成立了企业科协,有规模以上企业科协3个。从今年开始,我们将联合市国资委,利用2至3年的时间,力争在市国资委联系的企业中实现科协组织全覆盖。

二、搭建平台,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作用。近年来,我们先后建成榆林市院士之家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2个,市级院士工作站6个,以及市级专家工作站27个,共涉及生态经济、新材料、机械制造、能源化工等多个领域,通过成立榆林市院士之家,聘请郑晓静、周卫健、王小云等13名院士专家为榆林院士之家科学家,通过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累计引进邵明安、潘复生、王永炎、张铁岗等两院院士4名,全国知名专家18名,国内省内高层次科技人才70名,培养创新人才330多名,为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2021年以来,累计合作开展科研项目20项,攻克技术难题18项,转化应用成果15项,开发新产品21个,获得授权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今年,我们还将在借鉴中省科协系统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以及上海、武汉、杭州、宁波、扬州、西安等其他城市做法的基础上,积极组建成立榆林市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切实发挥院士专家在企业创新发展中的传帮带作用,此项工作已得到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二是打造“科创榆林”平台。主动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重点推动“秦创原”“科创榆林”双平台互融互通互促,通过引进高端科研机构,结合能源化工、现代特色农业等方面科技成果转化需求,搭建本土研发平台,助力企业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今年,我们已经启动了无人机科普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在高新区智能无人产业园落实办公场所240平方米,落实项目资金100万元,建成后将通过引进中省优质科技资源入驻榆林高新区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园。同时,我们还将与深圳签订飞地合作协议,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进一步补充榆林无人机产业的空白。

三、创新载体,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条件

一是持续评选表彰举荐优秀科技人才。通过开展科协小组市管专家、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年人才托举计划、自然科学优秀论文、科技调研成果奖等评选表彰活动,选拔、培养、激励、推荐一批企业优秀科技人才,助力他们搞科研,助推他们快速成长、迅速成才,为企业创新发展打造高层次科技人才“蓄水池”。2020年我们市科协推荐的张应龙获全国创新争先奖,为榆林获此殊荣第一人。二是持续打造品牌学术交流活动。近年来,我们精心打造了企业家科技沙龙、榆溪科技论坛等品牌学术交流活动,搭建起了院士专家与企业之间、企业家与企业家之间的沟通渠道,引导中省优质科技资源落地榆林,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瓶颈和短板问题。承办了“智惠榆林”高端科技创新智库论坛、科技之春“科创榆林”高峰论坛等,金涌、郭烈锦、王双明、郑晓静、周卫健、王小云等一大批国内外院士专家齐聚榆林,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三是组织参加各类省级创新竞赛活动。近年来,我们积极组织企业科技工作者参加陕西省创新创业大赛、企业“三新三小”创新竞赛、创新方法大赛和企业创新争先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等各类赛事,累计100多个项目获奖,其中《循环水泵填料密封漏点消除并降低维护频率》项目获中国创新方法大赛一等奖,这是全省首个国家级一等奖。

四、宣传培训,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通过举办弘扬爱国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等系列专题培训班,不断增强企业家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加快造就更多“驼城工匠”。今年,我们将举办5期培训班,此项工作已列入全市培训的大盘子。通过开展主题宣讲活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夯实企业科技工作者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基础。通过强化政治引领政治吸纳,推荐企业科技工作者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切实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使命感。通过实施党建强会计划,筹备成立学会行业党委,切实提升学会创新服务能力,为榆林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二是广泛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充分利用“科技之春”宣传月、全国科普日等科普宣传活动,组织科技志愿服务队深入企业开展健康养生、节能环保、安全生产、应急避险等科普知识宣传活动;组织科技专家服务队开展技术指导帮带、技能培训、技术交流合作等,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工作者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三是营造浓厚的创新创造氛围。通过开展“中国梦•劳动美”“驼城工匠”“巾帼建功”等活动,举办企业家、技能大师、能工巧匠和劳动模范报告会、座谈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利用榆林电视台“劳模故事”栏目、榆林日报《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前行》专栏和榆林科普等媒体,积极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和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以上发言,不妥之处,请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版规

用户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码:
快捷登录 :
Powered by 馨香论坛 v2.2.2
2016-2025 www.719000.vip
手机版 | 小黑屋 | 馨香论坛 |
GMT+8,2025-4-23 13:17:14
扫一扫访问